查看原文
其他

重医人物丨肖明朝:秉初心以明志 伴医学共朝夕

不忘初心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2-08


开篇语

他来自教师家庭,传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学生;他致力于患者安全研究及推广工作十五年,推动“患者安全”理念在中国落地生根;在完成临床和管理工作的同时,他将心血倾注在培养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上,挥洒在对每一堂课的严谨负责中。

他是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钱惪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肖明朝。



肖明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第一临床学院本科生成长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职务,拥有“中国患者安全核心专家”等荣誉称号。


近五年来,在SCI、CSCD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编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主持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重庆市教委重点课题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重庆市教学及科学技术成果奖等在内的科研奖励3项,培养研究生40余名。


01

 “5+2” “白+黑”的同时不忘对教学的热爱 


肖明朝的行政管理工作非常繁忙,加班到深夜是常事,还经常开会、出差……长期以来,他已经习惯了“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


然而,从业31年的他,始终对教学工作怀抱着无法割舍的热爱,每天不管多晚回到家,他都会继续钻研、思考教学内容和课题到半夜,多年坚持。他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对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中,挥洒在对待每一堂课的严谨负责中。



问及他教书的初心,肖明朝笑道:“我在教师家庭长大,受父母的影响,一直怀着一颗想要传道授业解惑的心。”尽管医疗和管理工作繁忙,他依然抓紧时间参与一线教学和教学指导工作。


他每年为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上大课近二十节、开展多个讲座,同时承担了护理职业学院及成人教育的部分课程。用同事的话来评价就是:“他对教育是真爱。在我看来,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让他在这么繁忙的行政工作下仍一直坚持本科教学工作。”



肖明朝是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导论》《性医学》《患者安全》三门课程的创办人和课程负责人。


通过组织学生协同参与,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既发扬传统又善于创新,善用学生喜爱的PBL、案例分析法、课后线上联动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师生互动,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和“受好评教师”称号。


谈及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初衷,肖明朝说,只有在理性的医学中加入感性的人文关怀,才会得到病人的信任。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工作经验让肖明朝逐渐发现,很多医学生只知道怎么看“病”,但没有学会如何看“人”,如何与病人和谐相处。


“医学是理性的,但看病人需要感性,传统课堂上教学生如何应对病症,但却没有教学生如何用合适的语言和态度对待病人。”


经过反复调研、思考,结合学生在大学教育里的这一沟通能力空缺和需求,他更新了教学内容,作为课程负责人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增加医患沟通技巧,学习以人性的角度来认识问题,解决矛盾。



他的同事评价:“在改进教学方式上,他特别爱创新”。2014年,肖明朝看到青年教师们做的课程申报方案后,和他们一起连夜设计了《如何有效医患沟通》的视频脚本,拍摄了一批常见的医患矛盾经典小故事作为课程支撑材料。


“由于演员都是我们学院的临床及教务处老师,拍摄过程十分有趣,肖明朝被称为‘最佳导演’,医院教务处一位老师荣获‘影帝’头衔”,当时参与筹备工作的青年教师回忆道。


最终,在原创视频的加持下,《以人文精神透视医生素养——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凭借“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教学团队自拍自导自演情景剧”和“素质与能力并举的考核方式”等多项亮点,成功获评了“国家级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A类课程”。



课程中自拍自导自演情景剧的教学方法,被推广应用到学校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慕课建设、在线课程和微课中,通过微视频录制,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


肖明朝带领教学团队借助互联网优势,搭建网络和微信公众平台,将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策划和指导教师们自编自导自演一系列教学视频如《不良的医患沟通》《临床工作“忌语”》等,将拍摄的教学视频和微课发布在网络平台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学生-教师互动学习模式。


肖明朝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教协同”双重背景下《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获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02

 “肖安全达人”——为保障“患者安全”鼓与呼


2019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7日设立为世界患者安全日,以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程度,增进患者安全。


9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肖明朝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患者安全工作上持续多年的努力,分享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多年前,肖明朝在临床工作中亲眼目睹了一位患者因为药剂外包装相似,错把原本治疗足部的滴剂用来治疗鼻部,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这件事成为促使他从事患者安全工作的“催化剂”。


“作为一名医生,应该把病人放在第一位,重视患者安全、最大程度地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们可能非常重视医疗技术,但却较少关注病人的安全问题。患者安全至上,应该时刻把‘安全’二字刻在自己的心上,体现在从医的行动中”。



 研究、强化、推广“患者安全”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保障患者安全”,是肖明朝和他的团队的“初心”。早在2008年,肖明朝就在医院牵头成立了以患者安全为目标的“患者安全研讨小组”,通过强化患者安全教育在各级各类人员中的广覆盖,逐步形成了“抓早、抓小、抓全”的患者安全教育模式。


开设专业课程传播维护患者安全宝贵经验

为了让患者安全理念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惠及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与患者,让临床医学本科生具备患者安全文化意识和识别临床风险的能力,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肖明朝在国内率先将患者安全理念引入医学本科教育,将患者安全教育从护士开始,扩大到医学本科与护理本专科学生、住培生,涉及医学教育的三阶段。


他结合患者安全全球三大挑战、《患者安全目标》等内容,设计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临床医学本科《患者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于2013年面向全校开设《患者安全》选修课,也使得重庆医科大学成为国内较早引入患者安全课程的医学院校。


这门课程涵盖了本科生、研究生层面的30余个专业,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开设患者安全课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他推动医院将患者安全融入三基培训、医师/护士规范化培训、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多层次培训中,依托继续教育平台,通过申请国家级、省市级患者安全继教项目,将国际和国内患者安全项目进行推广,并利用远程教学模式,将课堂实时连线到重医大附一院医联体内各医院和各教学指导医院。从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管理者扩大到医院全员参与,从病人、家属扩大到社区每位公民甚至小学生,将患者安全教育和患者安全文化渗透到全国。


《患者安全》课程在新一届教育部高等教育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年会上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2018年12月,肖明朝牵头申报的《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患者安全课程改革与实践》,获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肖明朝团队积极推动全国患者安全运动,参与及负责了中国患者安全目标及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得到国内同行们的普遍赞誉。


2013年肖明朝出席了WHO在日本举行的患者安全论坛并作了《Patient Safety in China》主旨演讲,在2019年1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健康报》社举办的“改革开放40年医院管理座谈会”上作了《患者安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演讲,征文获得“卓越奖”。肖明朝也因此被团队同事们笑称为“肖安全达人”。


打造“患者安全”专业微信公众号

为了建立医护患联动,多学科互动的“点、线、面、体”医疗照护的患者安全生态圈,搭建起线上线下医患交流平台,他尝试过各种方法,付出了很多努力。



2014年3月,“患者安全”微信公众号开通运营,是肖明朝在推广患者安全之路上的全新探索。


自创建之日起,公众号坚持每周一期以中文传播国际最新的患者安全资讯,截至2019年10月,已推送418期,关注者达6万余人,单期最高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成为国内患者安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微信号之一。


如今,患者安全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请不要伤害”已经成为共识并被医务人员所认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信息共享、持续改进”的患者安全文化。


03

  身为人师  育德育才


肖明朝不仅承担了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也不断指导、发掘和培养身边的青年教师,给予年轻人成长、发展、进步的机会,甚至改变了一些年轻人的发展轨迹。



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的“好推手”

“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这是肖明朝对待青年教师所秉持的理念。


他重视团队建设,积极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们,通过发现他们的优势和闪光点,帮助青年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拓宽学术方向,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为他们搭桥铺路,助推他们在教学、医疗和科研方面的全面成长。


“不管是从事行政还是临床工作,会讲课是作为一个学术型人才必备的技能”,肖明朝这样认为。


作为一所教学医院,附一院已坚持二十年开展青年教师中英文讲课比赛,培养青年医务人员的教学意识、夯实教学基本功,努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和医院教学工作培养接班人。


这个比赛像火种,在这二十年里,已培养了若干荣获学校讲课比赛一等奖乃至全国讲课比赛一等奖的优秀青年教师。



在工作中,观察青年教师的工作态度、性格特点是他的习惯,每当发现青年医师或职工中有适合讲课的苗子时,他会直接找对方提建议,鼓励他们去参加医院和学校举行的讲课比赛,并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传授台风、PPT制作、语言表达等讲课技巧。


他指导过的多位青年教师也在学校和医院的讲课比赛中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一位从事行政工作的医生甚至因为参加了讲课比赛获一等奖而走上教学之路,参与到学校和医院的理论教学研究工作中,“他当年几次催我参加讲课比赛,看似‘赶鸭子上架’,其实推动我发现了自己的全新可能”。


作为全国首批患者安全专家之一,肖明朝积极发掘愿意去接触、乐于学习这一专业的青年医师、护士,为他们提供参加全国患者安全启动会议、全国患者安全师资培训会的机会;引荐国际知名卫生组织专家、协会和国家相关团队负责人;带领他们收集翻译患者安全相关的资料、视频,手把手带领一批批年轻医护人员认识和熟悉这一新领域,为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他定期主持召开教研活动,分享他在教学改革上的新点子,激励着青年教师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创建精品课程、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论文、申报教学成果等各项工作,他都耐心指导、严格把关,在不断的激励和适度的压力下,加速了青年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成长。


生活中言传身教  行动上以身作则

在大学求学期间,因为老师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对他的关心帮助,让肖明朝始终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



作为一名“本科生成长导师”,肖明朝“潜伏”在许多个学生的群里,一方面做患者安全的宣传,一方面关心学生的动向,传播正能量。“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老师真正对学生好、去帮助学生,学生都会记在心里。”


一次,在缙云校区上完课后,肖明朝对同行的老师说:“走,陪我去看个病人”。去到大学城医院后,大家才发现,原来肖明朝口中的“病人”是一名普通的本科生。


大家都很好奇他是如何知道的,肖明朝解释道,是浏览学生的朋友圈,看到同学间的评论得知学生住院的消息,借着这次上课的机会去关心一下病情。他的这一举动,令生病的学生感动不已。


肖明朝以自己对教学的严谨影响着学生们。在他的电脑里,有PPT专用的文件夹,其中无数个以课程名称命名的文件中,以列表形式存放着数十个“X年X月X日、X地、听众类别”为题的PPT。同类的课程,根据授课地点不同、听众不同,以及知识点的不断更新,每个PPT的内容差异很大。



“肖老师的课,绝不会一张PPT用到底,每一个都根据不同的听众做了调整。”他的学生表示。


兼任“本科生成长导师”的肖明朝,与学生的感情非常好:毕业生赠送给他的班级画册被放在书柜的最显眼的地方;学生们有了学习上、生活上的困惑也喜欢向他倾吐,听取他的建议。


一提到学生,他就滔滔不绝:某某在哪里找到工作了,某某到哪读博士了……他笑谈,“我手机通讯录里最多的是学生,即使同学们已经毕业,我也依然通过班级群关注着他们的发展。”



他带教的2010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全体学生毕业时,制作了一本纪念册送给肖明朝,上面写着:“感谢您在重医八年来的关心与照顾,老师的教导至今历历在目,让我们不忘初心,以一名医生的身份坚守在岗位,勇敢前行!”



策划: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撰稿:蔡雨齐 


往期热点


重医新青年丨坚持自我、锐意进取!全国口译大赛获奖者曾环宇分享经验与收获

重医人物丨吴宏:做老师是一件充满幸福的事

重医人物丨王娅兰:教学模式改革的“急先锋”,深受学生喜爱的“王姑妈”

我校“国家优青”人才再添两名!陈娟、肖飞入选

首批“重庆英才计划”,我校28名教师和1个团队入选!


点一下  在看  会更好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